一、Lazada封店潮升级:跨境卖家全面“冻店”

近期,大量Lazada卖家反映其店铺被无预警封禁,甚至多个站点同时被冻结。部分老店、大店亦未能幸免。官方通知称,因“提交的资质文件存在差异”,相关账户被判定为NCP(不合规点)高风险并关闭。这波封店潮迅速在跨境电商圈引发热议。
有卖家表示,自己经营6个站点一夜之间全部被封,且近期并无违规操作。业内普遍推测,原因或与平台近期强化的主体身份审查有关。

Lazada

二、平台政策收紧:合规审核期限延长但更严格

Lazada官方发布公告称,平台将对卖家的主体登记信息、联系方式、营业执照等核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,并要求卖家登录CSP系统完成实名认证。最新通知中,认证截止时间从9月28日延至10月19日,给卖家提供了短暂缓冲期。
但平台也明确表示,若未按期完成信息更新,店铺服务将受限或被冻结。只有完成信息回填并审核通过后,店铺方可解冻。
此举意味着,平台将彻底清理失效资质与非真实主体的店铺,对店群卖家及买卖店铺行为形成直接冲击。

三、资料缺失成最大痛点

对于持有多个站点的卖家而言,逐一提交合规资料耗时耗力。尤其是通过购买渠道获取的店铺,往往缺乏原始营业执照与法人身份证等核心材料。
若资料无法与平台备案信息匹配,将直接导致身份验证失败、店铺永久封禁。这使得“人证合一”的真实主体运营成为平台的基本要求,也意味着虚拟主体、借资质经营的时代正在结束。

四、跨境卖家自救指南:合规整改刻不容缓

为应对Lazada收紧的政策,卖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:
1. 紧急自查
核查所有站点的营业执照有效期与账户余额;
评估店铺数据与复活价值,优先保障资金安全。
2. 申诉与止损
若可联系原主体,立即补交合规资料并申请更新;
若无法配合,重点保存客户数据并引导流量转移至新店。
3. 长效合规
每个店铺须对应独立、有效的主体资质;
禁止私下购买或租赁店铺;
建议通过飞跨浏览器隔离操作环境,降低连带风险。
合规门槛持续抬升:平台风控全面升级
此次风波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跨境电商平台合规化监管的大势所趋。

部分卖家反映,即使提交真实资料,也因系统检测“PS高风险”被拒。业内人士提醒:可尝试以PDF格式提交材料,并积极与客户经理沟通,提高审核通过率。
此外,有卖家被判定“银行信息异常”,疑因绑定非官方回款通道触发风控。结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,Lazada此举或是防范税务与资金链合规风险的重要环节。

点赞(5)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