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美国海关新规引发UPS清关灾难
据NBC报道,因美国政府近期实施复杂的新海关政策,大量通过UPS寄往美国的包裹滞留在各地中转仓库,无法完成清关。UPS内部人士透露,部分货物已被“处理掉”,引发消费者与跨境卖家的广泛恐慌。
多位清关经纪人表示,此次滞留规模“前所未有”。客户收到的物流更新信息互相矛盾,有的包裹被标注为“销毁”,又突然显示“运输中”,导致信任危机和舆论发酵。Reddit等海外社交平台上,已有上千条投诉贴指向UPS的清关混乱。

二、跨境卖家与消费者双重受损
受影响包裹中,不乏具有高价值或情感价值的物品——从抹茶、望远镜、玻璃器皿到毕业证书、订婚戒指。不少跨境电商卖家反馈,正常申报与缴税的货物也被错误标记为“无法清关”。
例如,来自美国波特兰的茶叶进口商劳伦·珀维斯称,其5批价值12.7万美元的日本抹茶货物全部滞留在肯塔基UPS中心。多条更新显示“包裹被处理掉”,但随后又显示“清关完成”,系统异常严重。
三、核心原因:免税门槛取消,政策骤变
此次混乱的根源在于美国于8月29日正式终止“800美元以下低价值包裹免税”政策。根据新规,所有进口包裹必须缴纳相应的关税与附加税,包括川普政府推动的“对等关税”和特定产品新税。
过去,跨境卖家及独立站卖家常通过低价分包方式规避关税。但新规实施后,即便是样品、赠品或退货,也需完整的报关申报与税务文件。这对跨境电商企业、海外仓运营商和个人卖家均构成新的合规挑战。
四、UPS的应对与质疑
UPS在声明中表示,将“在遵守美国海关政策的前提下”尽力确保包裹安全送达。但同时明确指出:若无法获取清关信息,且客户未及时回复,将根据海关要求“处理掉”货物。
不过,UPS并未解释“处理掉”是否等同于销毁。部分寄件人甚至收到UPS邮件称,其包裹“根据监管指南被销毁”,引发舆论不满。
五、跨境卖家的启示:政策变化需提前布局
此次UPS事件暴露出跨境电商卖家在面对海外市场监管变化时的脆弱性。业内专家建议:
关注美国海关与平台政策更新 —— 及时了解各平台(如Amazon、eBay、独立站Shopify)对报关信息的新要求;
优化物流与清关流程 —— 与专业清关服务或海外仓合作,确保资料齐全、税务合规;
灵活布局多市场 —— 除美国外,欧洲、中东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对跨境卖家依然具备增长潜力;
建立消费者沟通机制 —— 出现清关延误时,及时告知买家状态,维护店铺评分与用户信任。
结语
美国海关新规的实施,标志着跨境电商行业进入更高合规门槛时代。对于中国卖家而言,这既是挑战,也是重塑供应链与品牌形象的机会。跨境企业唯有紧跟政策变化,强化合规与服务能力,才能在海外市场持续稳健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