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6日,跨境电商平台Temu对欧洲32个站点发起大规模商品下架行动,覆盖玩具、五金、园艺等高风险类目,同步整治重复铺货与IP授权链路问题,给备战黑五的跨境卖家带来合规性考验。

输入图片说明

一、Temu欧洲站下架行动的核心:高风险类目与“误读危险品”筛查

此次Temu欧洲站的清理并非随机,而是聚焦“易引发安全误解”的商品类型。飞跨浏览器了解到,平台明确将三类商品列入高风险范围:

  • 玩具类:造型类似刀刃(如“忍者刀模型”)、武器结构(如“玩具弩”)的产品,即使材质为塑料,只要视觉上易被误判为危险品,均会被下架;
  • 五金类:带刀刃的工具(如折叠刀造型的螺丝刀)、具有“攻击性结构”的配件(如弹簧式刀具配件);
  • 园艺类:弩形浇水器、镰刀造型的除草工具等,因外观接近武器而被纳入筛查。

平台通过“算法扫描+人工复核”的方式锁定目标——算法先抓取商品主图中的“刀刃/武器轮廓”,人工再审核标题与详情页是否有“强化危险品属性”的描述(如“锋利无比”“攻击性强”),确保筛查精准度。

二、同步推进的两大违规整治:重复铺货与IP授权链路

除了危险品风险,Temu此次还针对“影响平台生态”的两类违规行为批量处理:

  1. 重复铺货:多账号发布同款商品(如用3个账号卖同一款手机壳)、同一账号在不同类目发同款(如在“家居”和“3C”类都发同一款充电线),均会被判定为“重复铺货”并下架;
  2. IP授权违规:超类目使用IP(如在“日用品”类用某动漫IP但未获该类目授权)、未提供完整授权链路(如仅提供一级授权但无法证明二级经销商权限)的商品,也在整治范围内。

飞跨浏览器观察到,这一举措是平台在黑五前的“生态净化”——重复铺货会稀释平台流量,IP违规则可能引发品牌方投诉,两者都会影响黑五期间的消费者信任度,因此成为此次整治的重点。

三、“宁可误杀不留隐患”的逻辑:黑五前的合规“排雷”

尽管部分合规商品可能被误伤(如某卖家的“塑料玩具刀”因主图角度问题被误判),但Temu坚持“宁可误杀”的原则。背后的原因很明确:

  • 黑五的流量压力:黑五是欧洲站全年销量峰值,平台需确保所有商品符合欧盟《通用产品安全指令(GPSD)》要求,避免因一件违规商品引发“连锁投诉”;
  • 法律与品牌风险:若危险品商品流入市场,可能导致消费者受伤或引发欧盟监管机构调查;IP违规则可能被品牌方起诉,影响平台在欧洲的声誉。

飞跨浏览器提示:卖家需主动排查商品的“合规细节”——检查主图是否有“误导性角度”(如玩具刀主图拍得像真刀)、标题是否有“敏感词汇”(如“锋利”“武器”)、详情页是否明确标注“非危险品”(如“材质为安全塑料,无攻击性”),从源头上降低误判概率。

四、卖家应对指南:申诉与调整的窗口期建议

面对此次下架,卖家无需过度恐慌,可通过三步应对:

  1. 主动排查:立即检查欧洲站所有商品,删除主图/标题/详情页中“可能引发误解”的内容(如把玩具刀的主图从“持刀姿势”改成“孩子玩闹场景”);
  2. 及时申诉:若商品合规但被误杀,可利用平台提供的“申诉窗口期”(截至11月12日)提交证明:如玩具的“安全检测报告”、IP的“全类目授权书”、商品的“非危险品声明”;
  3. 调整策略:针对高风险类目商品,可修改描述(如把“刀刃”改成“塑料装饰件”)、调整主图角度(如拍“玩具刀的侧面”而非“正面刀尖”),避免再次被误判。

从此次行动来看,Temu在黑五前的合规要求正在升级——不再是“事后处罚”,而是“事前排查”。对跨境卖家而言,这既是挑战也是提醒:黑五的销量冲刺,必须建立在“合规”的基础上。主动排查风险、优化商品信息,才能在黑五期间稳定获得流量与订单。
飞跨浏览器建议,卖家可借助平台的“合规检测工具”(如Temu的“商品风险自查功能”)定期扫描商品,避免因细节问题影响销售——毕竟,黑五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合规卖家。

点赞(65)
返回
顶部